通讯员:陈佳乐 郭瀚文 孙佳乐 责任编辑:孙怡莹
7月17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路先行实践团赴淄博市临淄区姜太公祠开展调研与实践活动。旨在探寻姜太公所开创的齐文化内核及历史智慧的当代价值,学习奉献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姜太公祠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姜太公衣冠冢”于1993年重建,占地三万平方米。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是周代齐国的第一代国君,被历代帝王尊封为“武圣”、“武成王”,民间传太公为神上神。实践团依次参观五祖殿、五贤殿、三君殿、衣冠冢与丘穆公祠。
活动中,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系统讲解了姜太公的生平脉络。主殿壁画再现“渭水垂钓”“牧野大战”“封齐就国”等历史场景,展现了姜太公从辅佐周室到建立齐国的关键历程。实践团成员聚焦于姜太公 “因俗简礼” 的治理理念与 “通商工之业” 的系统思维。讲解人员提到,姜太公治理齐国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为公无私的精神,根据齐地风俗简化礼仪,同时整合农、工、商多领域资源,形成协同发展的体系,使齐国迅速崛起为大国。
随后,讲解员将实践团带到衣冠冢区域,冢前石坊“周师齐祖” 的题刻,凝练了其作为周朝军事统帅与齐国开国始祖的双重历史地位。冢后弧形碑廊,讲解员依次介绍后裔姓氏碑。
在丘穆公祠,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姜姓宗族的繁衍脉络。作为姜太公三子,丘穆公受封镇守营丘,其族人以地为氏,逐渐形成丘(邱)姓,后裔遍布中外。祠内陈列的姜姓源流考与宗谱显示,由姜姓衍生的姓氏达 103 个,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等海外人士曾前来寻根,印证了姜太公文化跨越地域与时代的影响力。
此次参观活动,使实践团成员从历史场景与文献记载中,深入理解了姜太公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的多维贡献,及其所奠定的齐文化 “开放包容、务实创新” 的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