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做实践中的党课,走新时代“赶考”路

作者:学工办 更新时间:2019-07-29 点击数:426

通讯员:乔庆娇(审核:孙金元)

2019713日——718日,山东理工大学“E火相传赴河北西柏坡村”实践队历时六天,从山东淄博到河北石家庄,通过边寻访、边学习、边感悟的方式,重温西柏坡红色记忆,重走“赶考路”。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弘扬西柏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将学生的思想党建工作落实到行动中去,同时对红色旅游持续发展提出可行建议,为建立全面系统、协调配套的红色旅游发展政策体系而添砖加瓦,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实践队在河北石家庄西柏坡展开红色调研活动,从西柏坡看中国红色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参观革命旧址,开展实践中的党课

实践队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先后参观了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西柏坡丰碑林、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安全教育馆。实践队以“重走革命圣地,服务老区发展,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深入实地认识了解西柏坡,通过红色寻根之旅,加深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认识。展馆运用大量的文物、照片和资料,辅之于绘画、雕塑、景观、幻影成像、半景画、多媒体等高科技展示手段,系统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组织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希望在西柏坡,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诚如讲解员所言,新中国的诞生,离不开西柏坡这片土地,离不开勤勤恳恳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


开展“弘扬西柏坡精神,凝聚青春正能量”专题党课活动。咨询专业讲解人员,采访当地村民更深入了解那段历史。期间,实践队遇到了很多老党员来参观,通过与他们交谈,学习西柏坡精神,进一步加深对中国革命伟大进程的认识。答案在实践中,真知在校园外。实践队成员将自己所听所看所感经过整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形成了西柏坡精神活动记录总结。最终利用本部门党建工作性质,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到学校党建工作中,为学院党员教育收集素材,将西柏坡精神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更好地将西柏坡精神继承与发扬。

二、调研红色旅游文化,服务革命旧址发展

实践队通过走访调研,对西柏坡的旅游文化有了大体的把握,同时对红色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去年我们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是我们每个村民都值得骄傲的”,这是西柏坡镇团委书记谷晓辉面对着西柏坡洒下的壮语。2019715日,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西柏坡镇团委书记,他向队员介绍了关于西柏坡近期的发展状况以及西柏坡的红色旅游文化助脱贫。


谷书记表示,西柏坡村紧邻西柏坡景区,近几年西柏坡村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地理优势,推出了“农家乐+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确定了“旅游立村,二次创业”的发展抓手,不仅在实现全面脱贫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尤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乡村从根本出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西柏坡村也将借此进一步从硬件设施、服务质量上入手,将特色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三、秉持西柏坡精神,做“赶考”路上的践行者

在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一段红色经典总被提起:19493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随后,“进京赶考”队伍沿太行山东麓一路北上,经灵寿、行唐、曲阳、唐县、保定、涿县(今涿州),于325日进驻北平。在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一段历史性的对话中,真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患意识和执政理念。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西柏坡精神”,实践队以纪录片的形式向群众展现西柏坡村从革命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实实在在的发展与变化。用大学生的角度去宣传印象中的西柏坡,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助力西柏坡红色旅游文化的发展。


实践队与来自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西柏坡纪念馆的门前广场开展座谈交流会,大家畅谈了对西柏坡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并围绕各自院校在党建、团学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特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此次院际交流,大家增进了感情,凝结了友谊,促进了优势资源的共享共建。两支来自不同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携手筑梦,共聚西柏坡,共同祝愿祖国母亲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借助人们耳熟能详的的旧词表达新的政治内涵,形成了“赶考”精神。实践队考察近年来西柏坡的发展,学习西柏坡精神,记录珍贵的历史记忆,发扬红色文化,秉承西柏坡精神,做“赶考”路上的践行者。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9号教学楼
邮编:0533-2783479
电话:0533-27834
邮箱:jsjxy@sdut.edu.cn
© 2022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