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樊村生态游记:探寻绿色之美
通讯员:桑启华 责任编辑:桑启华
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风潮下,7月14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内涵,深入“万里黄河第一水乡”蓑衣樊村进行生态旅游调查。站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实践团成员带着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未来发展的期许,探寻蓑衣樊村的生态旅游发展的转变,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一游:荷光水影之美
每个旅游乡村都有其独特之美,蓑衣樊村北靠黄河,环境优美,因水而行,向水而为。实践团成员踏入蓑衣樊村,目睹一池荷光水影,顿时心驰祥和。清澈的水面倒映着青莲,微风拂过,荷叶轻摇,仿佛奏响着大自然的华美乐章。十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土地零散、坑洼不平,却通过环境整治,农社结合,成功实现蝶变之效。在这宁静的水乡之中,实践团成员静心聆听风吹过荷叶的低语,感受水波荡漾带来的宁静和优美,这样的景致不仅让成员们震撼,更激发了对生态文明的深刻思考,在这一抹荷光水影中,更能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意义,激起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的热忱与信念。
二游: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蓑衣樊村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魅力。以黄河文化为中心,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特色民宿、皮划艇训练中心等地道的景点和旅游资源,游客得以深度参与当地的生活和文化。在此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积极投入,与居民互动交流,深入探寻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了解到,蓑衣樊村通过皮划艇训练基地及旅游民宿、稻田钓蟹、湿地泛舟等旅游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经济机会。蓑衣樊村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展示出了黄河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三游:绿色发展探索之路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蓑衣樊村探讨着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蓑衣樊村地处黄土第盐渍区,通过打造“万里黄河第一水乡”,坚持生态赋能、生态恢复,开通了一条以水乡农业为特色的独特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蓑衣樊村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提升、收入明显提高,也为其他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地区提供了发展经验。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更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在探索和奋进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勇敢。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和使命,回顾活动历程,实践团成员体验到了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深切感受到了地方社区在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