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理工学子三下乡:携手“怡”起成长公益课堂,共植全民数字素养之林

作者:学工办 更新时间:2024-07-22 点击数:54

通讯员:李嘉倩 崔今金 孙怡莹 责任编辑:刘涛

7月12日至20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在岩外”实践团奔赴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怡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了在“怡”起成长公益课堂的数字素养实践之旅。此次实践聚焦于乡镇中小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不足及与市区学生之间的差距,旨在利用专业优势,将前沿的科技知识带入课堂,手把手传授孩子们实用的技能,为当地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未来科技的桥梁。

调研知识差距,精准助力发展

实践团队深入社区,采用多元化的调研手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方式,内容涵盖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程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经验以及未来学习意愿等多个维度,全面了解当地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现状与知识水平。针对调研结果,团队成员们精准定位,识别出关键的知识盲点与发展需求,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宣讲科普活动,点亮科技未来

成员们根据当地学生对于计算机方面的认知发展阶段与既有知识水平,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计算机知识启蒙课程。成员们巧妙地运用故事叙述与实例解析,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计算机理论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情节与场景,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们穿越计算机技术的长河,从网络安全到科技应用,从编程基础到人工智能前沿,活动不仅拓宽了当地学生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

创新教育模式,视频引领普及

在知识普及过程中,实践团打破常规教学方式,创新性地引入了短视频这一新兴的教学载体,制作了一系列针对中小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短视频,内容涵盖基础知识、实践操作、项目案例等多个方面。这些短视频以其生动有趣、直观易懂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更多实用技能。

亲身体验科技魅力,特色活动解锁未知

为了让当地学生真正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实践团还组织了多场特色实践活动——亲手编写代码,解决实际问题,从简单的算法逻辑到复杂的程序设计,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成就;黑白棋人机对战中,与成员们自主设计的AI程序进行对弈,每一招每一式都考验着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决策能力;“我心目中的计算机”绘画大赛使孩子们画出了心中对计算机科学的理解与想象;计算机观影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影片中的精彩情节和深刻寓意更是引发了他们对计算机科学的未来发展的深思与讨论。

赋能未来教育,爱心助力学习

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外,团队成员还格外注重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团队成员细致地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对一的作业辅导方案,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灵活调整辅导策略,确保教学措施能够精准对接学生的学习痛点与挑战,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次全民数字素养提升与技能培训实践活动,不仅为沂源县南麻街道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计算机知识的平台,更是在普及现代科技知识、提升数字素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推动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与深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9号教学楼
邮编:0533-2783479
电话:0533-27834
邮箱:jsjxy@sdut.edu.cn
© 2022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