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作者:学工办 更新时间:2025-03-22 点击数:24

为做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4〕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4〕6号)、《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山东省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25〕2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以及《山东理工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组织领导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

主要职责: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组织本单位复试科目的命题和保密工作;组织研究生招生计划二次分配工作;组织、监督检查各有关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研究生复试工作。

(二)研究生复试考核小组

主要职责:制定复试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经各单位招生工作小组审定后报研究生工作部备案),组织实施复试考核工作。

二、 工作原则

(一)坚持综合评价、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三)坚持政策透明、程序规范、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的原则。

三、计划安排

(一)招生计划分为全日制学术学位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计划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计划。根据学校分配的招生计划,制定本单位招生计划二次分配方案,于研究生复试工作开始前报研究生工作部备案。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科教产教协同育人计划、卓越工程师学院计划、博士硕士立项建设单位结对帮扶计划和“推免生”计划等专项招生计划包含在本单位招生计划之内。

四、复试工作

(一)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条件

1.复试分数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复试线为260分,单科执行国家线;

计算机技术(085404):复试线为300分,单科执行国家线;

人工智能(085410):复试线为302分,单科执行国家线;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085411):复试线为294分,单科执行国家线。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由学校自主划定(具体要求见附件1)。符合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员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称二等功免初试考生), 按照国家政策执行。

2.复试比例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0%,不超过150%。

(二)考生复试资格审核

1.复试资格

按照教育部和学校当年公布的研究生报考条件对进入复试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复试学院审核考生提交的身份证、准考证、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考生提供)和学历学位证书(学历注册备案表、学历认证报告)复印件及原件等材料,退役大学生士兵还须提交入伍前学历(学籍)材料、《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

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因提供虚假材料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录取资格(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2.加分资格

网上报名阶段申报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资格审核中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加分结果将在复试成绩公示中标明。

(三)复试形式与风险防控

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形式采取现场复试。调剂考生复试形式采取网络远程复试,网络远程复试系统为教育部学信网的招生远程面试系统。

网络远程复试存在风险及应对措施见附件2。

(四)复试内容

1. 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全面考察学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结合考生提交的相关材料,重点考核考生诚信状况、有无思想偏激等行为,考核结果以合格或不合格记录,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录取。

2.英语测试。英语测试包括听力、口语、笔试三部分。

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放在综合面试中进行。

第一志愿考生英语笔试由研究生工作部组织,时间2小时。调剂考生英语笔试部分放在综合面试中考核。英语笔试满分100分,英语笔试成绩低于30分者,视为英语测试不合格,不予录取。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和二等功免初试考生可适当放宽,低于20分者,不予录取。

3.综合面试。综合面试包括英语面试和专业能力面试,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考生明确表示已作答完毕的可提前结束考核。

英语面试含听力、口语测试,考核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

专业能力面试应合理设计复试内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进行分类选拔。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以及其学术创新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考核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5分钟。面试考核内容包括考察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综合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与团结协作等方面。面试前统一进行上机编程测试,作为面试成绩的参考。

各复试考核小组要在面试过程中做好记录,填写《研究生复试考核表》并给出考核意见。复试考核小组成员要分别为每位考生打分,最终以平均分计入面试成绩(保留两位小数)。综合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综合面试成绩低于70分者,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五)心理测试

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须进行心理测试,测试工作由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实施。不参加心理测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六)体检工作

录取考生入学时须参加校医院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或未参加体检的考生其录取无效。

(七)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形式为笔试。每门考试科目满分100分,时间2小时,低于60分为不合格。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复试时间安排及流程

3月27日-3月28日完成一志愿考生的复试,详细的复试工作流程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

复试工作流程报研究生院备案,同时传达到所有参加复试考生。

(九)复试工作相关要求

1.复试期间坚持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考核小组成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管理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2.考生应签署《诚信复试承诺书》,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在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否则取消其复试资格。

五、录取工作

(一)成绩计算办法

1.复试成绩计算办法

复试成绩总分 100 分,成绩计算办法如下:

复试成绩=英语笔试成绩×33%+综合面试成绩×67%

 2.总成绩计算办法

(1)总成绩=初试总分÷5×70%+复试成绩×30%

(2)二等功免初试考生总成绩计算办法为:

总成绩=复试成绩

(二)录取办法

硕士研究生录取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分别按学科(领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录取。

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

2.先录取一志愿上线考生,调剂考生按照剩余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

3.总成绩相同,依次比较初试总成绩、英语成绩、政治理论成绩。

4.若考生放弃拟录取资格,按照录取成绩依次递补录取复试合格考生。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单独排序。同等条件下服役时间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6.二等功免初试考生单独排序。

拟录取名单经公示无异议,主管校长批准后上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三)录取类别

硕士研究生按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须调取人事档案;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须定向就业。

(四)调档

学校对拟录取考生发出《调档函》进行思想政治情况审核,考生持函自行办理调档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人事档案邮寄至本学院。审核合格者发放录取通知书,不合格者不发放录取通知书,档案退回原单位。

六、监督复议

(一)实行监督检查制度。学校和学院分别成立校级研究生复试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和院级研究生复试监督检查小组,对学院复试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复试期间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确保投诉、申诉渠道的畅通。学校监督电话:0533—2782143,学院监督电话:0533—2789099。

(二)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复试方案在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拟录取结果(含考生成绩)须经各学科或专业(领域)复试考核小组组长、各单位招生工作小组组长、院长、党委书记、复试监督检查小组组长签字后报研究生工作部;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由研究生工作部分管部长、部长复审,报分管校长、校长签字审定后在研究生工作部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

(三)实行复议制度。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小组对本单位考生的复试结果负责。考生如对复试结果有异议,可在复试结果公布后的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相关单位提出异议,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在3日内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答复;若考生对学院做出的答复不认同,可以在收到答复后的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复议,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3日内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答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答复为最终答复。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网络远程复试工作,提前谋划,制定细化、可行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报研究生工作部审核备案。

1.做好网络远程面试人员(含英语口语面试教师)培训工作,分管院长、秘书、复试考核小组成员要熟悉并熟练使用远程面试系统。

2.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网络及其相关设备配备到位、运行正常、技术指导和故障排除及时。

3.根据调剂复试考生规模,合理划分复试小组,每组指定专人负责在复试过程中联系考生。

4.做好网络远程复试宣传引导工作,消除考生对网络远程复试的顾虑。

5.网络远程面试,不体现专家姓名,不体现考生姓名等表露身份的信息,使用系统生成的面试编号标注。

(二)做好复试命题工作,确保复试题目内容规范、题量充足、难度适中,能在开放式考试环境下体现出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命题内容包括英语笔试、综合素质面试(含英语口试、听力)、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上机编程测试等。所有试题按照《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命题、制卷。

八、工作纪律

(一)学院对所有参加复试的工作人员进行纪律培训,复试工作人员在复试及录取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教育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及学校有关硕士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各项规定,不得有任何违规违纪的行为。

(二)实行回避制度。专职工作人员,如有近亲属参加本单位当次的复试或存在可能影响当次考试公平公正的其他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接触当次复试的试题(包括副题)、评分参考、答卷等涉密材料;兼职工作人员如有近亲属参加本单位当次复试录取或存在可能影响当次考试公平公正的其他利害关系的,不得参加当次的复试工作。

(三)学院行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违反规定的当事人,依照国家法律和学校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

九、本方案适用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

十、本方案如与国家、山东省及山东理工大学有关规定不符时,以国家、山东省及山东理工大学规定为准。

十一、本方案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附件1:山东理工大学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复试基本要求

附件2:网络远程复试风险及应对措施

 

附件1

山东理工大学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复试基本要求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4〕6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基本要求。

一、复试资格

按照教育部规定,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已退出现役的大学生士兵方可报考。考生须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1.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参军入伍退役后继续回校学习,毕业后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2.大学毕业参军入伍,退役后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考生复试时须提交入伍前学历学位证书(或学历注册备案表、学历认证报告)等材料、《入伍批准书》复印件和服役部队签发的《退出现役证》进行资格审查。

二、成绩要求

根据考生报考情况,划定学校复试成绩基本要求。

各学科或专业(领域)单科复试分数线:2025年A类考生相应学科或专业(领域)单科国家线降低10分。

各学科或专业(领域)总分复试分数线:2025年A类考生相应学科或专业(领域)总分国家线降低20分。


附件2

网络远程复试风险及应对措施

网络远程复试存在一定风险(不限于以下风险点),防控应对办法如下:

1.断网情况

可能性:较低

应对办法:(1)开启手机流量作为备用网络连接;(2)断网超过3分钟,变更面试题目。

2.考生互相转告面试内容

可能性:较低

应对办法:(1)增加面试命题数量,降低重复抽取的概率;(2)设置同一问题的不同问法或考察角度;(3)将来自同一学校的考生分在不同面试小组;(4)考生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一旦发现违反承诺事项者,取消录取资格。

3.替考

可能性:极低

应对办法:(1)远程面试系统进行人脸身份识别,全程录像。(2)考生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一旦发现违反承诺事项者,取消录取资格。

4.个别考生对网络远程复试方式的质疑

可能性:较低

应对办法:事前通知,加大宣传力度,告知考生流程,强调形式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消除部分考生的质疑。

5.面试中声音无法传输

可能性:较低

应对办法:(1)考前向考生发布通知,各单位进行网络测试,对复试考生进行复试模拟预演;(2)各单位增加网络远程复试技术保障人员,应对复试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指导和故障排除;(3)故障无法排除,启用网络远程复试备用系统。

6.面试中考生有其他人员在旁边指点

可能性:中等

应对办法:(1)要求考生增加视频摄像头或使用两个以上设备,扩大面试现场覆盖范围,有效排除其他人员在现场进行提示或传递答案的可能性;(2)考生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一旦发现存在非独立作答情况视为考试作弊,取消录取资格。

7.未在规定时间内进入网络参加复试或提交答卷

可能性:较低

应对办法:(1)考试开始前,要求考生在网上签到,网络自动筛查应参加未参加复试考生,工作人员通过手机联系考生,落实未进入网络原因;(2)考试结束时,网络自动统计未按时提交答卷人员,工作人员通过手机联系考生,落实未按时提交答卷原因。

8.面试时考生拍照录像

可能性:较大

应对办法:明确规定不允许考生截屏、拍照、录像,更不允许将面试图像视频资料上传互联网,违反规定将取消录取资格。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9号教学楼
邮编:0533-2783479
电话:0533-27834
邮箱:jsjxy@sdut.edu.cn
© 2022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