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支教团青杨行村实践活动正式落幕 ——时光虽短情长在 支教终场爱未停
通讯员:张雯 孔雨琦 王怡萌 责任编辑:孙怡莹
7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小水滴公益联盟支教团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青杨行村开展的为期10天的暑期实践活动正式结束,这段以爱为底色的支教旅程,在夏日蝉鸣中画下句点,却将知识的种子与温暖的情谊,留在了青杨行村孩子们的心间 。
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捐书仪式在青杨行村支教中心如约举行。当地各级领导、小水滴支教团各成员及村民代表共同出席,由刘吉明主任主持该捐书仪式。会议伊始,丁楠主任对小水滴支教团本次的暑期支教活动表示感谢。他强调,衷心感谢山东理工大学小水滴暑期支教团奔赴青杨行村!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知识、活力与温暖,给孩子们打开新视野。随后,支教团代表王辰同学总结了本次的支教活动,并表示23位志愿者于7月13日 - 23日开展为期10天支教,在安全、教学等方面尽责,收获学生、家长认可。仪式借书籍传递期许,与学生约定共成长,鼓励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中担当。最后感谢各方支持,小水滴将怀热忱再出发,以爱与责任奔赴新征程,汇聚微光筑梦未来 。
在为期十天的实践里,支教团为青杨行村完成墙画绘制。支教期间,团队成员充分发挥特长,围绕乡村风貌和绿水青山的主题,进行方案设计与素材筹备。绘制阶段,克服天气、墙面条件等困难,分工协作,工作有条不紊,按进度进行。数天努力后,三面原本单调的墙体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呈现出绘就山水乡韵,彰显生态本真的墙画作品。这些墙画不仅优化了村庄视觉环境,也以艺术载体传播文化,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青春力量,成为支教实践中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
此次山东理工大学小水滴公益联盟支教团的暑期实践活动,通过教学授课、墙画绘制、捐书互动等多样化形式,为青杨行村带来了实际帮助。10天时间里,23名志愿者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其工作得到当地村民、学生及村委的认可。活动的开展,既为乡村儿童拓宽了视野、补充了知识,也通过墙画等项目改善了村庄环境,传递了积极理念,并且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路径,也为乡村教育与文化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支教团表示,将总结此次实践经验,持续优化活动形式,未来将继续发挥公益联盟作用,组织更多志愿者投身基层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让公益服务在更多乡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