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兴宇
10月24日上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重点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两大主题展开。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与学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田兆富主持。

会上,田兆富带领全体成员深入学习“深刻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他从出版意义、丰富内容、与第一至四卷的内在联系、重大意义及实践要求五个维度系统解读,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对推动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田兆富重点阐述了第五卷“总论 — 实践路径 — 党的领导” 的整体框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总论,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与五大特征;以 17 个专题为实践路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等新战略新论断;以“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保障,用“六个如何始终”概括大党独有难题。同时,他强调要深刻把握第五卷与前四卷“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逻辑关系,从“全面深化改革”专题标题的演进中领会改革的深化拓展,从“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系统提升中把握理论创新脉络。结合学院实际,他要求将理论学习与计算机学科特色结合,聚焦“新质生产力”中科技赋能要求,推动教学科研与高质量发展融合;引导师生系统学习第一至五卷,避免碎片化认知,把理论成果转化为破解学科建设难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能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随后,田兆富带领大家专题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梳理核心要义:从历史维度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回顾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疆域、缔造国家、书写历史的历程;从实践主线指出要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将是否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作为政策制定的首要考虑;从根本保证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需不断巩固各族群众对 “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认同。
针对学院工作,他提出具体要求: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托计算机学科优势,探索数字化手段赋能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润疆”工作;通过课程思政、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五观”,强化“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中融入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各民族师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为学院发展凝聚民族团结合力。
此次集体学习主题鲜明、内涵深刻,进一步深化了中心组成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及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中践行实践要求,切实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学科力量。